尝鲜可能比 sunpinyin 好一点的新拼音输入法

大概很多人还不知道,在老K同学偷偷默默开发了很久后,新一代的 fcitx5 已经“能用”了。不过因为还处在早期开发阶段,现在只有拼音输入法能用,而且输入界面极挫,没有配置界面和任何命令行帮助信息等。

先来一段 demo: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Arch 里的安装及配置方法:

首先从 AUR 中安装相关的软件包:

yaourt -S fcitx5-git fcitx5-qt-git fcitx5-gtk-git fcitx5-chinese-addons-git

依赖中其他的相关包会被 yaourt 自动安装。如果你更喜欢手动安装,可以参考下面的顺序:

xcb-imdkit-git -> fcitx5-git -> libime-git -> fcitx5-chinese-addons-git -> fcitx5-gtk-git -> fcitx5-qt-git

注意原来的 fcitx 和这系列软件包冲突,可能会被提示卸载。

Continue reading 尝鲜可能比 sunpinyin 好一点的新拼音输入法

Arch Linux devtools 简介 – 在干净的环境里编译软件包

devtools 是 Arch Linux 开发者们用来往官方仓库里推进软件包使用的一系列工具。由于里面有许多工具可能不是我们常用的,这里主要介绍里面的一部分——用于在干净的环境中编译软件包的命令。

为什么要在干净的环境里编译软件包?这里有几个常见的理由:

  • 避免忘记写依赖 – 当前环境中已安装的软件包可能在普通的 makepkg 过程中被忽略,最后在 depends 或者 makedepends 等列表中缺失。
  • 避免编译过程污染环境 – 因为一些你可能没有想到的原因,编译过程中可能会对你当前的系统产生污染,比如跑 npm install 的时候可能会把缓存塞到 $HOME。
  • 避免因环境不干净导致的奇怪编译错误 – 你的环境中可能有各种不干净的情况,比如 profile.d 里覆盖了 gcc 等常见命令、/usr/local/bin 里有覆盖常用命令、用非系统包管理器安装(覆盖)了一些东西等。
  • 或者你只是不想把这个软件包编译时需要的一堆乱七八糟的依赖都装在自己机器上。

如果你有这样的需求,可以考虑使用 devtools。安装过程很简单

pacman -S devtools
Continue reading Arch Linux devtools 简介 – 在干净的环境里编译软件包

给 Arch 打一个包 – Python 模块篇

这是一篇简化的教程,如果你有一个喜爱的 Python 模块不在 Arch 仓库里,AUR 里也没有,可以尝试读下去。

准备

对 Python 模块来说,一般仅仅一个 PKGBUILD 文件就足以完成所有的事情。现在你可以打开你最喜欢的文本编辑器,把下面这一个简单的 PKGBUILD 模板复制进去:

# $Id$
# Maintainer: Felix Yan <felixonmars@archlinux.org>

pkgbase=python-whatever
pkgname=('python-whatever' 'python2-whatever')
pkgver=0.4.3
pkgrel=1
pkgdesc='Easy way to make anonymous functions by partial application of operators'
arch=('any')
license=('BSD')
url='https://github.com/Suor/whatever'
makedepends=('python-setuptools' 'python2-setuptools')
checkdepends=('python-pytest-runner' 'python2-pytest-runner')
source=("$pkgbase-$pkgver.tar.gz::https://github.com/Suor/whatever/archive/$pkgver.tar.gz")
sha512sums=('162d66753ef4fb15279150b7fa953b4ecf086e2b36cc77531dac099ff4a25b3458af627bdf52e168b7b4b2163a1445f35c2c656b1c10c0c73502d2357ba42dd8')

prepare() {
  cp -a whatever-$pkgver{,-py2}
}

build() {
  cd "$srcdir"/whatever-$pkgver
  python setup.py build

  cd "$srcdir"/whatever-$pkgver-py2
  python2 setup.py build
}

check() {
  cd "$srcdir"/whatever-$pkgver
  python setup.py pytest

  cd "$srcdir"/whatever-$pkgver-py2
  python2 setup.py pytest
}

package_python-whatever() {
  depends=('python')

  cd whatever-$pkgver
  python setup.py install --root="$pkgdir" --optimize=1
  install -D -m644 LICENSE "$pkgdir"/usr/share/licenses/$pkgname/LICENSE
}

package_python2-whatever() {
  depends=('python2')

  cd whatever-$pkgver-py2
  python2 setup.py install --root="$pkgdir" --optimize=1
  install -D -m644 LICENSE "$pkgdir"/usr/share/licenses/$pkgname/LICENSE
}

# vim:set ts=2 sw=2 et:

因为距离 Python 2 的废弃时间(2020年)还早,Arch 仓库中的 Python 模块包通常同时提供 Python 2/3 模块。上面例子里的 Python 软件包名叫 whatever,这也同样是它在 PyPI 中的名字。如果原来的包名中包含大写字母,在制作软件包时需要改成小写。

Continue reading 给 Arch 打一个包 – Python 模块篇

记一次磁盘数据损坏的修复过程

昨晚我大概没有把硬盘插紧,零点(一堆计划任务执行时)在 dmesg 里看到了大量 ext4/SATA 错误。今天开机时 BIOS 直接提示没有可引导的设备。下面记录了我所有的测试和恢复步骤:

  • 用备份盘开机,首先发现 /dev/sda 存在,但没有任何 /dev/sda*。判断是分区表损坏。
  • 执行 testdisk 快速扫描找回分区表,因为盘里只有一个分区,这一步很顺利。继续操作写回分区表。
  • 此时 /dev/sda1 已经出现,尝试 mount,失败。提示 ext4 没有 journal。
  • 执行 fsck.ext4 /dev/sda1,期间提示包括 root node 不是 directory 等一系列错误,一路 y 下去重建了 root node,并把一堆目录丢到了 /lost+found。
  • 重新 mount,成功挂载到 /mnt。
  • 进去查看,发现只有一个 ./lost+found。果然 / 目录里的信息丢失了。
  • 进入 ./lost+found,里面有二十来个目录。一个个进去查看。
  • 根据目录内容,将 home、var、usr、etc、srv、opt、root、boot 猜出来,并移动回对应的 /mnt/*。剩下的多是空目录,放弃。
  • 尝试 arch-chroot,失败,想起来还需要重建 / 里的一些 symlink 和空目录。
  • mkdir dev media mnt net proc run sys,然后创建 {s,}bin -> usr/bin,lib{,64} -> usr/lib 的 symlink。
  • 再次 arch-chroot,成功。
  • 执行 pacman -S filesystem 以防万一。
  • 运行 grub-install 恢复引导。
  • 运行 pacman -Qkq 比对文件,发现只有 visual-studio-code 包内容有丢失,暂时不管。
  • 重启,成功进入系统,重新安装 visual-studio-code。

至此,虚惊一场的数据丢失已经完全恢复,总共历时 1 个小时(前面大量的时间花在了让备份盘能启动起来,上一次备份出现了一点差错……)。

最后赞美一下坚强的 ext4!

QR Code Business Card